我家孩子特別喜愛頂嘴
2017年2月 --《Baby親子雜誌》專訪
兩歲左右的幼兒牙牙學話,加上對身邊事物開始有一定認知,並懂得分辨事情的分別,慢慢更可能發展成「頂嘴」、「駁嘴」,使父母既心痛又氣憤。家庭動力輔導心理學家莫黛琳指,孩子未必刻意對抗父母,反而是在經歷幼兒心理發展的必經階段。
幼兒頂嘴3種心態
1. 心理發展階段
心理學家艾瑞克森(Erik Erikson)在他的人格理論中指出,幼兒及學前兒童會經歷兩個重要的心理發展階段。 幼兒(兩至三歲)的發展任務為自主 (Autonomy) , 透過自己的探索和經歷,去認識自己和世界的可行性和侷限性,從而發展出傾社會的自控能力。而學前孩子(三至六歳)的發展任務為 「進取」(Initiative ),透過自由選擇對於他們來講,有意義的活動,發展正向自我概念。 加上認知、語言和大小肌肉能力的發展和控制,孩子會覺得自己有能力做很多事情,並認為可以做得好。他們希望身體力行去嘗試自己的計劃,不想別人干涉,若然大人和他們的意願不同,他們可能會作出反駁,甚至發生口角衝突,這都是成長的必經階段。
家長要怎樣處理?
年幼的孩子,他們喜歡「話事」多純粹表達意願,並沒有惡意,只是不懂包裝自己的想法而己。如孩子經常說「NO」、「不可以」、愛唱反調等,家長應先了解孩子「駁嘴、頂嘴」背後的心態和原因。
一般來說,在良好的親子關係中,當家長以同理心代入孩子的處境,明白他們頂嘴背後的意思,並協助孩子尋找出路,孩子是能夠接受合理限制的。例如孩子生病了卻很想吃雪糕,媽媽說不可以,孩子大聲說:「不可以,我今天要吃雪糕,我現在沒有病,也沒有咳。我不吃藥……」這時孩子其實不一定是想吵噪,可能只是想表達他很想吃雪糕。
家長可先回應他的感受和需要:「你很想吃雪糕,雪糕很好味!」也可以和孩子探索一下他想吃甚麼味道,在想像中滿足孩子,讓他透過表達意念而慢慢冷靜下來。然後溫婉地提出限制,例如說「如果現在沒有咳咳,可以吃雪糕就好了。唉!不過現在病了,不能吃雪糕,真是慘慘!媽媽也很想你快點康復後吃,但現在真的不可以吃。」最後提供出路,「如果你吃藥快一點康復就可以吃了。到時想吃甚麼雪糕?」有時可能要重複溝通幾次,孩子才會接受。
2. 權力鬥爭
然而,當家長和孩子之間氣氛僵化,大家也堅持自己立場互不相讓的話,雙方就可能已經進入權力鬥爭的狀態。當孩子頂嘴時,父母可能會說「現在屋企誰話事,是我話事!」等說話,又或擺出這姿態,甚至想懲罰孩子。而孩子也透過頂嘴和不合作來表達自己的「話事權」,堅決不讓父母的意願成就。這時候,大家也會出現對應的嬲怒,因為人與人之間的情緒是互相影響和牽動的。
為甚麼孩子要與父母「權利鬥爭」?
這可能與父母過度干涉孩子生活、經常為孩子安排一切有關,孩子缺乏「話事權」和為自己作決定的機會,而他們正正出於需要自主、自決的心理發展階段,因而出現反叛心理而跟父母頂嘴。另一方面,如父母過份寵愛、遷就孩子,對孩子有求必應,孩子順理成章變成「話事人」,當父母偶爾不順其意,他們便覺得不對,繼而駁嘴,希望重奪「話事權」。平日生活中,家長要因應孩子的特質平衡管束和自由,提供適當的選擇以滿足孩子的「話事心理」,減少發生衝突。
家長要怎樣處理?
權利鬥爭需要對象。如父母能保持情緒穩定,耐心引導孩子,先照顧孩子的情緒需要,他們便失去權利鬥爭對象和戰場,僵局便容易化解。如父母要求孩子先冷靜,從衝突中退下來,是不符合孩子身心發展的實際狀態。大人也未必做得到,何況是孩子?
如父母當時感到很憤怒,建議可跟孩子說:「爸爸媽媽要去飲杯水先」,或者「去洗手間先」,待自己冷靜過後才處理剛才的事。記得要告訴孩子你甚麼時候回來,並不要離開太久,不然孩子會容易產生被離棄的感覺,使原本的衝突變得更複雜。冷靜過後,家長再以同理心去明白孩子「企硬」背後的意念、需要和感受,也可表達自己的感受(非批判指控性)。經過父母的疏導,孩子一般也可冷靜下來和父母商討出路。針對孩子想自主自決的需要,可以問孩子,「你係咪想話事?想自己做決定?」然後給予孩子合理選擇,讓他做決定。
如家長態度強硬,可能會令孩子對於權力構成錯誤觀念。單靠家長的威嚴,他們會覺得所有事「靠惡」(即是權力)便能得到,只是年幼時「不夠惡」,長大後便不用再怕父母。況且,有些孩子「不向父母屈服」的意志力很強,長期發生會破壞親子關係。但是,如父母不斷作出遷就,孩子也會覺得權力很重要,只要不停頂撞父母便能得到想要的東西。
3. 報復心態
權利鬥爭可能會升級。頂嘴到某一個程度的時候會出現「報復心態」。孩子可能會說:「我不喜歡爸爸、我不喜歡媽媽。」甚至對父母說髒話,繼而動手腳,如倒亂東西、推撞或大力拍打父母,他們當刻不止嬲而且有一點憎恨父母,父母也可能會因為孩子的舉動感到很受傷害。有些父母會十分生氣,其實生氣背後往往也是傷心。如家長當刻想懲罰孩子,「比返啲顏色」孩子看的話,這反映雙方都出現了報復心態。
家長要怎樣處理?
恨的反面是愛。不論是大人或小孩,如對身邊重要的人的愛和接納感到不肯定時,有機會以恨來表達他們的不滿,以探索到底對方愛不愛自己。和權力鬥爭一樣,父母的態度和穩定情緒是關鍵。如父母以懲罰來回應孩子,會再次激發孩子的仇恨,孩子也會再次懷疑父母對自己的愛,甚至確認自己是不值得被愛的小孩。當一個人長期感受不到自己的價值時,對自己和身邊的人也會造成更大的傷害。如家長發現自己和孩子長期處於這種狀態,最重要便是花時間重建親子關係。
和權力鬥爭一樣,當父母冷靜下來,便可有效地疏導孩子情緒。若孩子缺乏適當的語言,家長可替孩子說話,例如平靜地跟孩子說:「剛才你很嬲,嬲到要打媽媽,是否媽媽說話很大聲?媽媽很惡?」對孩子來說,當他們感到被明白後,立場便會容易軟化,或者他們會一邊哭一邊說:「爸爸媽媽好惡,好大聲!鍚返!」照顧了他們的情緒需要後,再和孩子設立適當的界限並探討出路。可說:「爸爸媽媽不是用來罵、用來打、用來踢。如果不喜歡我講話大聲的話(回應孩子的不滿),點算?可以……(提供選擇)。」
體諒情緒不遷就行為
莫黛琳鼓勵家長包容孩子的情緒,但不要遷就如打爸爸媽媽等不合理行為,同時要向孩子講出父母的底線和要求。在良好的親子關係中,當孩子過渡當刻的情緒後,仍然會感到父母是愛錫、愛護及明白自己,也會願意和父母合作。過程中,他們會慢慢在自主、進取和現實生活的限制中獲取平衡,發揮創意,發展出勇氣和意志力去追隨社會和有價值的目標。這過程是寶貴的機會,讓孩子透過和父母相處,逐漸明白人生的限制。限制是不能避免的人生實況,要教導孩子如何正面地接納和回應這些限制,轉化負面情緒和行為,父母便要多花點耐性和時間了。
育嬰篇 教仔貼士
撰文:郭嘉兒 攝影:周淙淇 圖片:博藝圖片 設計:宋詠欣
輔導心理學家 莫黛琳 資料提供